4月24日,“点亮寺西,侨望家乡”文化传承志愿服务2025年项目发布暨“侨愈健”中医惠侨志愿服务启动活动在南大街举行。活动以“乡愁文化传承”与“中医健康惠侨”为双核主题,通过中医惠侨公益市集搭建起跨越山海的文化健康之桥,吸引众多归侨侨眷和市民热情参与。
本次中医惠侨公益市集创新设置“五感沉浸式体验区”,23个特色摊位由南通市中医院、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通市良春国医堂、南通汉药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合秦茗雅斋、火羽白等文创单位共同打造。各展区以“吃、喝、玩、乐、疗”为脉络,构建中医药文化全景体验空间。

“喝点养生茶,再吃点药膳,全身都暖阳阳的。”面对当天的气温下降,侨眷们都觉得各摊位带来的是热气腾腾。在“吃、喝”区域,参与者可以品尝中药药膳、糕点、汤羹、中医养生茶等,也可学习制作食疗,观赏宋代点茶。

现场,市民通过AI“玩”转中医药,切身体验中医体质辨识,并在实物药材展示鉴别台前,听取药师详解“药材身份证”辨识要诀。而在“乐”的体验区,参与者欣赏到中药香囊、线香等中医药文创产品,现场体验中药炮制,学习制作中药足浴包,在中医猜谜互动中,加深对中医药的了解。
参加过“2024年江苏省暨南京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的基层侨务工作者纪捷,带来了《古城光影》《寺街经络》等志愿者收集整理的书册,以及《徐惊百的烽火人生》《西南营杂记》等侨眷编撰的书集,与现场的群众进行互动,讲解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里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展示了志愿者在文化传承志愿服务中的孜孜不倦与点滴积累。
全场最受欢迎的当属“疗”区,各个摊位都能看到市民排着长队,等待中医专家给自己把脉问诊……耳部刮痧、耳穴压籽等中医特色理疗体验,个性化开具“一人一方”调理方案。侨眷吴美玲体验后感慨:“现场看到‘00后’志愿者熟练操作刮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咱们的中医香火有传人!”
中医惠侨公益市集既是当天发布的崇川区“侨愈健”中医惠侨志愿服务的内容,也是“点亮寺西,侨望家乡”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的项目之一。后续,崇川区侨联将联合和平桥街道,通过“杏林侨音”健康课堂、“岐黄义诊”三进计划、“健康管家”结对空巢等行动,让中医药成为连接游子与故土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