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侨联分会联合龙潭村开展“童眼观世界 侨心伴成长”爱苗护苗活动。为传承非遗技艺精髓,促进侨眷与社区居民情感交融,让更多人感受雕版拓印的独特魅力、体悟“刀木之间见匠心”的非遗精神,辖区侨眷与非遗传承志愿者齐聚一堂,以刻刀为媒、以巧手传情,在互动中激发未成年人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自觉。

活动在区全民阅读推广人仇天敏老师的生动讲述中启幕。仇老师以《非遗里的中国》为切入点,采用“时间轴 + 故事化”的方式,娓娓道来雕版拓印技艺的演变历程,让在场者对这项古老技艺的历史脉络有了清晰认知。
随后,社区非遗技艺传承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化身“小小传承人”,沉浸式体验雕版拓印全过程:从调配松烟墨的浓淡,到掌握“三轻三重”的上墨手法;从学习“慢铺快压” 的铺纸技巧,到完成“揭纸如抽丝”的最终步骤,每一步都考验着耐心与专注力。当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举起自己完成的“柿柿如意”图案,兴奋地说“我的拓印像一幅水墨画” 时,现场掌声阵阵。
侨联志愿者们穿梭其间,细心协助与会人员调整宣纸角度、修复细微瑕疵。崇川区匠心公益服务中心非遗技艺传承志愿者蒋昊杰边示范边讲解:“拓印不只是技术操作,更是与历史的对话。比如这个‘福’字纹样,源自乾隆皇帝的亲笔字,每道纹路都承载着先人的祝福与智慧。”
此次活动是天生港镇街道侨联分会“侨心护苗”品牌项目的创新实践,通过“阅读+实践”“非遗+护苗”的融合模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文化自信筑牢精神防护堤坝。龙潭村党委书记秦峰表示,未来将联合侨联组织建立“非遗传承小使者”队伍,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侨界家庭参与文化传承,让非遗技艺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活力。